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学与人类学 >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详细页面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拉德克里夫-布朗对图腾崇拜和亲属关系的研究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未沫 2018年09月25日 阅读量:

  拉德克里夫-布朗认为起源问题无法验证,因此在研究图腾崇拜时,同样避免探讨其起源,认为图腾崇拜应该被看成是普遍存在于人与动植物之间的某种仪式关系的本质与功能问题。

  他首先指出,对图腾崇拜的研究,应将仪式而不是信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为仪式对于原始民族来讲不可替代,它是群体情感的维系,是某种社会团体的黏合剂。其次,为什么人们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种作为图腾呢?他认为:(1)因为早期原始人直接从事生产生活,与生存生死攸关的自然动植物自然成为仪式的重要对象。仪式也使得图腾的社会价值永恒化。(2)图腾的标志和象征作用,使得民族或部落通过图腾而被区别;那么,个别动植物又为什么被选作图腾呢?他发现澳大利亚土著中普遍存在两种动物相互争斗的故事,这些动物同类但相对,有相似性也有矛盾性,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友谊与矛盾、团结与对立的社会关系,表达了一种结构关系,即对立面的统一。他认为这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总之,动植物的选择是根据与人类社会关系相似的的二元对立关系进行的。

  在亲属关系的研究方面,布朗主要集中在对“调侃”和“回避关系”的分析上,如舅甥的调侃、女婿与岳母的回避、儿媳与公婆的回避。“调侃”和“回避关系”都是一种固定而稳定社会行为体系的方法,这一体系中,互相连接与互不连接的因素得到维持和结合。戏谑关系这个概念由拉德克里夫-布朗提出,他认为一些社会承认某些人或某些范畴人之间的一种特别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相互戏谑、彼此亲密的。在这种戏谑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戏谑、嘲弄、无礼甚至侮辱,而对方不可表示不悦,它可以说是一种“被容许的不敬”关系。一般常见于非洲,主要是在父系社会舅甥之间、姻亲之间、交表之间。他对戏谑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认为在戏谑关系存在的社会中,往往形成敬畏和回避关系。敬畏和回避关系指的是,女婿与岳母或媳妇与公婆之间尽可能躲避,如敬而远之,饶达不碰面等,其特征是表现极端的尊敬或恭敬,以至于到了双方尽量避免任何接触的地步。

  他把社会关系分为两类,一是同类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同胞手足之间的亲密关系为典型。另一类是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夫妻关系,基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关系,基于结拜或类似行为的朋友关系,基于戏谑的亲属关系。戏谑和敬畏回避的关系则是一个人与某些不属于自己世系群的血亲和姻亲之间的典型关系。布朗最终指出,戏谑或回避关系都是一种固定而稳定社会行为体系的方法,在这一体系中,互相连接与互不连接的因素得到维持和结合。

  

参考资料:

  [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04.

  [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0.

  [4](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M]. 梁粤,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2-01.

  [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研究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0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