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国外民族研究  > 详细页面

分歧虽不断,携手济难民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8年09月27日 阅读量:

叙利亚库尔德难民从叙利亚进入土耳其。 资料图片

汤米·托马斯(右二)当选马来西亚检察总长。法新社

  难民是世界上最为脆弱的群体之一。在6月20日世界难民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我们必须展现团结、同情和行动,重建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完整性。

  此后,欧盟28个成员国国家首脑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与会者就解决难民危机达成协议,并声称要尽一切努力,结束“避难权申请者从一个成员国转到另一个国家”的现象。

  令人欣慰的消息还有,马其顿与希腊达成更改国名协议、埃塞俄比亚宣布接受与厄立特里亚的划界裁决。这些努力不仅有利于减少难民的产生,而且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

  联合国纪念世界难民日:能为难民做什么?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只要有战争和迫害,就会有难民。全世界大约有6800多万人因冲突或迫害而成为难民或国内流离失所者。去年,每两秒钟就有一人流离失所,这大多数发生在贫穷国家。在世界难民日,我们都必须想一想:还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答案是团结、同情和行动,我们需要重建国际难民保护制度的完整性。

  据介绍,今年在联合国大会上将审议由难民事务专员起草的《全球难民契约》。如今,为逃离战争或被迫害的难民提供安全庇护的社区或国家,不应该孤立无援。

  (新闻背景:难民指因惧怕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遭到迫害而逃离自己故乡和国家的人。许多难民流亡国外来躲避自然或人为灾难。联合国于1951年召开了“难民和无国籍人地位全权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缔约国应给予在其领土上的难民一定的人道主义待遇。由于难民问题在非洲尤为突出,1974年6月20日,非洲统一组织通过了一项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的公约,并决定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非洲难民日”。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1年起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2

  欧盟峰会达成协议:建立难民中心解决移民问题

  6月29日至30日,欧盟28个成员国国家首脑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峰会,主要讨论移民问题。会议结束前,与会者就解决难民危机达成协议,通过了一份“最终声明”。声明说,要在非洲大陆北部地区的国家建立一些难民接纳站,并在欧盟领土上,在自愿的基础上,根据成员国的举荐,建立若干受到监控的难民中心。在这些难民中心,对从陆地和海上来的非法移民和难民的申请进行审理。

  声明还规定,成员国在遵守国际法的情况下,在他们领土上建立的中心临时安置难民,在这里能很快判定,谁是应该遣返原地的非法移民,谁是有权获得国际保护的人。声明说,成员国要尽一切努力,结束“避难权申请者从一个成员国转到另一个国家”的现象。

  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欧盟成员国就有关移民问题达成“最终声明”,是一个好兆头。不过她承认,在各成员国之间依然存在深刻的分歧。事实上,峰会并未就难民配额问题达成一致,难民危机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国际舆论大多认为,欧盟峰会的“最终声明”表明,在移民问题上意见截然相反的成员国的立场互相靠近。但也有舆论认为,事实上欧盟已经在移民问题上向持强硬态度的少数国家领导人让步。

  3

  马其顿与希腊就“老大难”的国名问题达成协议,协议落实却困难重重

  6月17日,经过多次协商后,希腊与马其顿签署了马其顿宪法国名更改协议,解决了缠扰两国27年的国名问题。根据协议,马其顿国名将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协议双方及国际组织代表称,该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为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打开了大门。

  有分析指出,协议对希腊及马其顿均有好处。希腊可摆脱与北部邻国的纠纷,专心应对其他地区的挑战。马其顿亦不会再因国名问题,在申请加入北约及欧盟时受希腊阻挠。

  不过,协议的最终落实仍面临巨大阻力。在马其顿,协议还需经议会通过、总统签署、全民公决、修改宪法等繁琐程序。马其顿总统已明确表示,不会签署这份协议,认为该协议违反宪法。马其顿反对党认为,这是政府向希腊“投降”的协议。此前的一项民调也显示,高达47.1%的马其顿人反对更改国名,同意的只占14.4%。协议签署当晚,马其顿议会大楼前就爆发了警察和抗议者间的暴力冲突。

  在希腊,加入联合政府的“独立希腊人党”抵制与马其顿谈判国名问题。该党领袖、现政府国防部长卡梅诺斯公开表示,不允许未来马其顿国家国名包括“马其顿”一词,否则“独立希腊人党”将在议会抵制讨论这份协议。

  希腊最大的反对党“新民主党”,更是以组织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对抗,宣称马其顿必须做出“一揽子让步”,即不仅更改国名,还要修改宪法及教科书等。协议签署后,“新民主党”认为协议让希腊“蒙羞”,号召民众在希腊和马其顿边界举行集会,谴责这场“交易”。该党还就这份协议,提请议会举行针对政府的不信任表决。虽然齐普拉斯政府暂时通过了表决,但未来协议能否通过议会批准仍充满不确定性。

  (新闻背景:1991年,马其顿宣布独立,并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名义加入联合国,同时对内对外使用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但希腊认为,马其顿的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北部马其顿省存在领土要求,要求其更改国名,不然将继续阻碍马其顿加入北约和欧盟。多年来,欧盟不断调解这一纠纷。历史上,无论是马其顿国还是希腊的马其顿省,都只是古马其顿的一部分,而古马其顿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希腊。马其顿国的主要居民则是后来迁入的斯拉夫人后裔。)

  4

  埃塞俄比亚:接受国际法院16年前的划界裁决

  6月5日,埃塞俄比亚政府宣布:接受海牙国际法院16年前对其与邻国厄立特里亚边界划分的裁决。作为埃塞俄比亚执政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宣布“完全执行”埃厄划界委员会2002年的裁决。“我们完全致力于与厄立特里亚的兄弟姐妹和解。”埃塞俄比亚总理表示,将邀请厄立特里亚政府开始对话,建立融洽的关系。

  (新闻背景:厄立特里亚曾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州,于1993年独立。1998年5月,两国因边界争端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年间导致数万人死亡。2000年12月,两国签署和平协议,同意在荷兰海牙设立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划界委员会,以确定两国边界。划界委员会于2002年作出裁决,把由埃方控制的边境小镇巴德梅划归厄方。此举遭到了埃方的反对,划界工作停滞。随后几年间,这两个国家的交界地带不时发生冲突,导致数以百计民众死亡。)

  5

  为了扭转负面形象,法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更名

  6月1日,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正式将名称改为“国民联盟”。在当天“国民阵线”举行的大型集会上,“国民阵线”党主席马琳娜·勒庞宣布全党有约81%的党员赞成放弃“国民阵线”作为党派名称,根据党员投票的结果,“国民阵线”将更名为“国民联盟”。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马琳娜·勒庞认为,新名称含有“联盟”一词,令人联想到团结和合作,有助于展示该党乐于与其他党派结盟的意愿,从而扭转与旧名称相关的负面形象。“国民阵线”的当务之急是重塑在法国政坛的影响力,而这只能通过团结更多的盟友达到。

  此次改名的时间距离明年的欧洲议会选举正好一年,马琳娜·勒庞希望能在选举中团结其他右翼党派,以期与马克龙领导的“共和国前进”运动相抗衡。

  (新闻背景:“国民阵线”创建于1972年,马琳娜·勒庞的父亲让-玛丽·勒庞是创始人之一。2011年,马琳娜·勒庞从父亲手中接过党主席一职,继而开除了数名有种族主义和新纳粹主义倾向的成员,试图扭转“国民阵线”形象。在2017年举行的总统选举中,马琳娜·勒庞拿下了33.90%的选票,取得“国民阵线”创建45年来的最佳战绩。自从败给马克龙之后,马琳娜·勒庞一直试图在党内重建权威。)

  6

  55年来,马来西亚首次任命少数族裔检察总长

  6月5日,马来西亚国王批准任命印度裔律师汤米·托马斯担任新的检察总长。这是55年来,第一位少数族裔担任马来西亚检察总长职务。

  由于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占到马来西亚总人口的60%以上,穆斯林群体一直认为检察总长的职位必须由穆斯林担任,以保护伊斯兰教作为官方宗教的地位。

  国王在批准汤米·托马斯的任命后,也告知所有马来西亚人确保这一任命“不会造成宗教或种族冲突,因为不论种族和宗教信仰,每个马来西亚人都应得到公平对待”。

  7

  荷兰通过法案,对蒙面罩袍说“不”

  6月26日,荷兰议会正式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在学校、公共交通场所、政府机关和医院穿着遮盖面部的服装,也禁止在上述场合戴摩托车头盔、滑雪防护面罩等其他遮盖面部的用品,违者将面临最高410欧元的罚款。荷兰由此成为又一个实施此类“布卡禁令”的欧洲国家。

  荷兰政府称,这一法案是“宗教中立”的,不针对某一宗教群体。支持这项法案的人士表示,在公共场合出入的人士应该能够被识别。如果人们的脸被遮住,将不利于沟通和安全,但完全禁止又太过分。

  反对者则表示,该法律就是针对一些穆斯林女性的特殊服饰而制定的。人们应该有权穿着自己想穿的服饰,而不是受到政府的干涉,这项法案“不符合规定,将会适得其反”。此前,荷兰曾经希望通过一项更为广泛的议案,禁止在所有公共场合穿戴蒙面罩袍,但因为议案所涉及面太宽而没有通过。

  其实,在荷兰只有极少数女性穿着尼卡布(头巾加遮盖鼻口的面纱,只露出双眼)和布卡(眼部有网眼的全身罩袍)等几乎遮盖整个面部的服装。一家政府咨询机构曾做出估计,禁令将对约400名女性产生影响。

  与其他欧洲国家(如法国、比利时、丹麦、保加利亚和奥地利)已有的此类法律相比,荷兰新通过的法律相对宽松。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