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歌舞 > 民族艺术团体  > 详细页面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08日 阅读量:

  山东艺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8月,坐落在名泉簇拥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山东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文化部共建高校。

  建校初始,一大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在这里工作、生活。早年与徐悲鸿一起留学欧洲的李超士、戴秉心,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起留学欧洲的李杰民,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弟子刘质平,与张书旂、徐悲鸿并称为“金陵三杰”的柳子谷,著名艺术家关友声、黑伯龙、于希宁、吕品、宗惟成、刘鲁生、张彦青、王企华、宋居田、李华萱、金灼南、范峻青、何锦文、项堃、阮斐、殷宝忠、徐俊华、俞砚霞等老先生都曾在这里执教,并奠定了山艺发展的根基。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王音旋、朱德九、赵庆霞、曲广义、孙继南、张庆朗、唐尔丰、牟善平、赵玉琢、李振才、史振峰、陈凤玉、单应桂、曹昌武、段谷风、王立志、张洪祥、陈皋、杨松林、路璋、曲志刚、梁敬泗、李百钧、兰瑛、程慰世、安士英等一批名家在这里耕耘树艺。这些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严谨治学、潜心艺术,为社会留下了一件件艺术珍品,也为学校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即“闳约深美”的校训精神。

  学校现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传媒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国际艺术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等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13个教学单位。

  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62个专业方向;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有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3个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门山东省级精品课程,4个山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级教学成果奖;有5个省级研究、培养基地。学校具有艺术学门类下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试点单位和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

  学校现有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先后被山东省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学校“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和成果奖49项,出版著作98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9篇;近10年来在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央电视台“学京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全国性比赛评奖中荣获各类奖项300余项。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文化事业发展,受文化部委托举办了5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第11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圆满完成了北京APEC会议、秘鲁APEC会议、斯里兰卡南亚峰会、上海世博会、第十一届全运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的设计和展演任务。

  学校主动对齐鲁文化进行传承研究保护,建立了山东汉画像石馆、于希宁中国画作品陈列馆、山东鲁锦艺术馆、山东民间剪纸艺术馆、梨园霓裳馆;收藏保存了珍贵汉画像石190余块,于希宁中国画精品60幅,鲁锦实物200余件,山东民间特色剪纸艺术品4000余件,还藏有不少京剧服饰用品与唱本等。

  学校与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19所院校签定了友好交流协议书,在学术交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艺术演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与合作。乌克兰功勋艺术家瓦连金·费里宾科教授、意大利著名雕塑家马克·泽诺、澳大利亚哥利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前院长保罗·克利夫兰教授、法国默剧大师菲利普·比佐、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布鲁斯·艾伯尔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尼古拉·布洛欣教授、美国纳萨勒学院詹姆斯·奎恩教授、俄罗斯钢琴大师沃夫卡·阿什肯纳齐等一批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受聘山艺讲学授课、开设高级研修班或大师班,对山艺及山东的绘画、雕塑、声乐、器乐等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山艺7位教授先后被澳大利亚哥利菲斯大学聘为海外博士生导师、1位教授被澳大利亚哥利菲斯大学授予荣誉教授称号。

  建校近60年来,山艺涌现出了以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彭丽媛教授,以及倪萍、刘曦林、王沂东、隋建国、闫平、王克举、王衍成、陈瑾、徐少华、王绘春、王静、苏岩、黄港、郭跃进、宋昌林、周龙、童年、王歌群、于冠群、李雪、刘涛、庄庆宁、靳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有的成为享誉全国的音乐家、美术家、表演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为山东和全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科发展的源头可追溯到1960年山东艺术专科学校音乐专业舞蹈班的建立,2002年7月成立山东艺术学院舞蹈系,2006年正式更名为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院设置有本科及研究生两个层次。现有本科生500余人,研究生36人,教职员工35人。本科层次有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三个专业;研究生层次有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山东民间舞表演与教学研究、舞蹈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舞蹈写作与批评、中国舞蹈史、舞蹈文化人类学六个主要研究方向。

  舞蹈学院大力提倡艺术创新。近年来师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如《柳泉寻踪》《天美清照》《三生缘》《沂蒙》《节气的诉说》等舞剧以及《脊梁》《沂蒙那座——桥》《春知沂蒙》《相依唯梦》《谷雨》《佐佑》《聊斋素描》《兰花花》等舞蹈剧目,在全国舞蹈大赛、中国“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和华东六省一市舞蹈大赛、山东省舞蹈大赛等各类比赛活动中屡获大奖。

  舞蹈学院近年来参加了多项国家级大型活动和文艺演出,如国庆六十周年大典、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海世博会、亚洲沙滩运动会、中国艺术节、APEC文艺演出等,向全社会展示了舞院师生精湛的技艺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学院本着“实践育人”的原则,组织师生积极开展“走进舞蹈”“服务山东”等实践活动,荣获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并多次荣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奖项。

  经过多年发展,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已经成为舞蹈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山东及全国输送着大批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

  视频欣赏:《山艺往事》第一集“燃情艺专”

参考资料:

  山东艺术学院官网

  山东艺术学舞蹈学院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