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是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四川省举办师范类本科专业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成都市。
四川师范大学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四川师院。1978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立为四川省重点高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四川师大。学校1979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2012年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中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
历经7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师范大学。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26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同时还拥有教育、艺术、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还有2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覆盖17个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等。
学校生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台湾。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为代表的3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的业绩为学校增光添彩,共同铸就了川师大光辉的历史。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98年由四川师范大学与原四川省舞蹈学校联合创办的舞蹈学院。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过程中,将原艺术学院、原现代艺术学院的舞蹈类专业整合而组建起以培养舞蹈类和音乐剧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学院。
舞蹈学院现有舞蹈学、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民间舞)、舞蹈表演(中国舞)、舞蹈表演(国标舞)、音乐表演(音乐舞蹈)、音乐表演(音乐剧)7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具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位权。目前,学院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800余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舞蹈院校之一。2009年5月,舞蹈学院被教育部、四川省考试院授予为音乐教育(音乐舞蹈方向)自考本科的主考学院,参与专本套读的学生近800人次(含在读专科生、专科毕业生、歌舞团演员、教师等)。
舞蹈学院教师一直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尤其在羌族女子舞蹈文化、西部藏民族男性舞蹈文化、舞蹈编导与创作、舞蹈基本功训练、音乐剧综合训练等方面都有省、校级科研课题成功立项。目前,学院组建了科研团队积极在彝族舞蹈、羌族男子舞蹈、藏族舞蹈、戏曲音乐剧等方面开展科研项目。2011年邀请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教授一行到舞院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国古典舞讲学;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慈仁桑姆教授到舞院开展主题为“中国民间舞蹈教学研究”的学术讲座;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章民新教授到舞院做主题为“舞蹈编导和即兴创作”的讲座;2012年5月,邀请中央民族大学慈仁桑姆、旦周多杰到舞蹈学院设置民间舞培训大师班;美国特里•麦金太尔现代芭蕾舞团来舞院进行学术交流;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雷丽博士应邀来舞院讲学;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也到舞院进行了学术讲座。学院推荐青年教师陈倩作为学校访问学者到美国TROY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等。
近年来,学院建立了以下实习基地:峨眉山圣像大剧院实习基地、凉山州歌舞团实习基地、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实习基地、中国工商银行实习基地、湖南凤凰古城实习基地、张家界“魅力湘西”实习基地、北京阳光艺术团实习基地、云南昭通歌舞剧团实习基地。
近年来,学院师生在各种大赛和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例如,《俏花旦》《石磨的歌》等剧目在全国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参赛选手舞蹈学院2004级学生易辛同时获第四届“荷花杯”舞蹈大赛“荷花王子”奖。舞蹈《天职》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舞蹈《妈妈的女儿》和《五月的天堂》2008年同时获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一等奖,舞蹈《彝族雄鹰》获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一等奖。音乐剧《人生中最美好的那段时光》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黑袖之舞》获得第十届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在安徽大剧院群舞组三等奖。《达瓦尼玛》荣获全国第十届“桃李杯”国际标准舞比赛三等奖。2013年舞院《岁月如歌》参演全国舞蹈大赛获创作表演金奖……
2017年6月,舞蹈学院在绚丽年华第十届全国美育教学成果展评中喜获佳绩:舞蹈学院此次荣获“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和“艺术美育教学单位成果二等奖”;学院视频宣传片《舞彩华章》获全国高校原创舞蹈视频类作品一等奖,策划、撰稿、灯光设计与制片的七名教师和一名学生均获得一等奖;学院此次共推送八组原创舞蹈作品参与展评,其中《羌族舞蹈训练组合》《情“侗”戊梁山》《洪流·暗涌》和《你是我的梦,我是你的梯》四组作品均荣获全国高校原创舞台团体表演一等奖、策划一等奖、编导一等奖;《本怀》和《无辜的孩子》两组作品荣获全国高校原创舞台团体表演二等奖、编导二等奖;《我》《天黑》荣获表演二等奖、编导二等奖。其中乔琦、刘晓雯、杨柳、姜雨欣和张晓华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郑源院长还特别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美育成果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舞院教师杨莹所攥写的《综合类高校舞蹈理论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探究》荣获教师论文一等奖。
视频欣赏1: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宣传片《舞彩华章》
视频欣赏2: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办学成果掠影
参考资料:
1.四川师范大学官网
2.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