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礼  > 详细页面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尽展浓郁民族风情

来源: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2022年07月14日 阅读量: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10月,馆址设在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刘氏庄园内,1997年至2010年曾经在原馆展陈上作过两次调整,2009年经国家文物审批为免费开放单位,并于同年12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广大群众对民族厚重文化历史的需求,该馆经过一年时间筹备,经贵州省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拨专款资金,投入200余万元,从2010年8月起,对原馆进行改扩建,于2017年7月初改扩建工程完工,并于同月15日恢复对外开放。原馆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改扩建后达1300余平方米,原展厅面积为430平方米,扩展为现在的768平方米,新增338平方米。并在园内新种植芭蕉树、枫香树、紫米饭花等,与民族食品和婚恋有关的植物。

  布展内容也有较大的调整,对过去展出的部分陈旧图片进行了更换、放大,文字说明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贵州少数民族主要节日和少数民族分布概况的文字说明,将丰富的内容具体分为恋爱、婚礼、家庭三个部分,做到脉络清楚,条理分明,让观众一目了然。

  走进改造后的第一馆,带着浓郁民族风情的春风扑面而来,一曲曲扣人心弦的情歌拨开你的心扉,那音、那景、那情,让你如痴如醉,飘飘欲仙:赶表(浪哨),是布依族男女青年交往的一种方式。他(她)们利用赶场、吃酒席、走亲访友等机会对唱情歌,表达爱慕之情。通常情况下,如若一群男青年与女青年互相有意,互相默契的相约到稍微幽静的地方,如坡边、田坝、树脚,双方保持一定距离,互唱情歌,倾吐爱慕之情,然后男女各瞄准意中人后,就一对又一对相约隐蔽处,唱出自己的家事、心声,情景交融,双方激动得涕泪交流。

  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顶效开发区查白村举行的“查白歌节”,更为热闹。每年节日期间,附近村寨的布依人家,忙于包粽子、打粑粑、杀鸡宰鸭,用来招待远方的来客。节日场上,布依族姑娘们与小伙子们,以歌交友,以歌为媒,扣动对方的心灵,寻觅情投意合的终身伴侣。

  欢乐的“甘囊香节”,汉语称“芦笙节”,它是黔东南一带苗族数千年来,最为盛大的娱乐交际性节日。一般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开始至二十日结束,是我国境内,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苗族民间芦笙节。你看,那成群结队的芦笙手与那穿红着绿、五彩缤纷的姑娘们涌进芦笙堂,吹笙跳月,人如海,歌如潮,舞姿似浪,围成一圈又一圈,优美动听的芦笙曲调,伴着翩翩起舞的舞姿,融为一体。

  最为有趣的就是“讨花带”。节日场上,青年男女在跳芦笙舞的过程中,互相选中意中人后,芦笙手就吹着芦笙,围绕着姑娘转,这时吹的芦笙调叫“讨花带”。若姑娘看中了这个后生,就踏着后生的芦笙节拍,边舞边解下腰间的花带,将其系在芦笙上,暗示对方,我对你也有好感,惹得围观者投以羡慕的眼光,发出甜蜜的微笑,待舞会散后,后生跟随姑娘到僻静处,通过唱山歌进一步深交。

  更为有趣的是苗族“姊妹节”期间,小伙子们相约着走乡窜寨,向姑娘们讨糯米饭吃;姑娘们则在五颜六色的糯米饭中放上不同的示物,表示对小伙子不同的态度。放两根平行的小棍,表示愿意跟对方交往;放一个勾,表示可以进一步深交,确定恋爱关系;放一个树杈,表示没有缘分,成不了一家;放松针要针线;放一片树叶,表示要一段布。

  “射背牌”流行于贵阳、安顺地区,因地域和支系不同,分别于农历的三月三或四月八举行。那是专为那些有情无缘的男女青年举行的活动。相恋的男女青年,因家庭的包办或其他原因,终不能成良缘,只好经双方家长的同意,举行“告别仪式”,这一活动叫“射背牌”。“射背牌”后,双方不再往来,并互相承诺今生不能结为夫妻,来世再做夫妻。这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和反叛。

  黔东南侗族的“行歌坐月”,一般家庭都留有一间房屋给成年的女儿,与“纳汗”(汉意为:小伙子)对歌谈情,这间专用房叫“月堂”,这种婚恋习俗称为“行歌坐月”。

  荔波瑶族的“谈婚房”饶有趣味,也被称为“凿壁谈婚”。在荔波瑶麓乡一带,每家都有一间供适婚姑娘专用的“谈婚房”。在“谈婚房”里,姑娘睡的床紧靠外墙,并在床中段的墙板上凿一个核桃般大小的洞,标志着这一户人家有未婚待嫁的姑娘。小伙子们看见这个标志,夜深人静凭着记忆寻着到这一户人家,来有洞外唱着山歌叫姑娘,在叫姑娘的同时,还用一节小木棍从“谈婚洞”里伸进去,捅醒姑娘,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有好感,将木棍拉进屋里,隔着板壁呢喃或唱情歌;姑娘若将木棍推出,则表示拒绝小伙子的求爱;壁洞若封上,表示姑娘已找到意中人,婉言谢绝其他小伙的来访。

  第二馆的展厅,设在刘氏庄园法式建筑的二楼上。踏进展馆,油红木漆楼板,照出人的倒影,走廊上的石柱上贴着各兄弟民族的情歌,显得醒目、端庄,仿佛是各兄弟民族年青姑娘小伙,正火辣辣热恋着,难舍难分,拉开了他(她)们多姿多彩的婚礼序幕。

  传统的布依族婚姻缔结要经过浪哨、提亲、定婚、举行婚礼、回门、坐家等仪式。青年男女,通过“赶表”(浪哨)确定婚姻关系后,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若是同意这门亲事,男方家需另择吉日到女方家“拿八字”,也称为“开庚”。如博物馆二馆内展出的布依族青年班冬梅和罗祥福的“庚书”,他(她)们按照传统的习俗“赶表”确定恋爱关系,互赠定情物后,罗祥福的父母请媒人到班冬梅家“拿八字”,双方的出生年月及时辰,符合民族传统的婚姻条件,所以这门婚事按照布依族传统习俗举行缔结。班冬梅庚书上写道:“丙寅年、辛未月、乙亥日、丁卯时”, 罗祥福的为“甲子年、辛丑月、庚午日、戊寅时”。

  解放前,布依族婚礼新娘需乘坐花轿到新郎家,解放后改为骑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改为乘车。新娘在媒人伴娘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在进门时要跨马鞍及火盆,意为“平平安安,婚后日子越过越红火”。跨过马鞍火盆后,新郎、新娘双双来到堂屋里,面向家神、祖宗行跪拜礼,向父母行跪拜礼,夫妻对拜后,新娘由伴娘引进洞房,婚礼期间新郎不能进入洞房,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回门”,新娘“回门”后,就开始“坐家”的生活,男方的母亲会择日来接新娘回家小住,直到新娘怀孕,一个家庭才能算正式成立。

  贞丰苗族举行婚礼,唱“拦门歌”是男女双方必不可少的程序。男方家迎亲时,女方家会请几个能歌善唱而又命好的妇女,手提酒壶把住大门,“唱拦门”歌,迎亲客必须与其对歌,若是回答不出女方家提出的问题,则会出现难堪和僵局的场面,最后各罚酒一杯收场。

  在黔东南一带,迎亲那天,苗家的拦路酒更为有趣,迎亲客来到新娘家,要想进门,必须先喝牛角酒;有的地方,还设有长桌拦路,喝牛角酒,说四言八句,对答如流,过“三关”方能进入新娘家。

  贞丰苗族在婚宴上“过礼”,媒人将男方家为新娘准备的银饰、银泡衣,新娘父母的养老钱放于宴桌上,如果女方的舅舅收下簸箕,表示男方家礼性周到,这门亲事“雷打不变”,待吉日可发亲。为了烘托婚礼气氛,还要给迎亲客画花脸,实际上是女方家在“吹亲”,送迎亲客的暗示,同时也给到场的未婚男女青年,提供一个互相认识的机会。

  苗族婚礼过去可分为“大道婚礼”和“偷婚”。所谓“偷婚”,是指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但女方家长不同意,在无奈之下,男方就将恋人带到家里成亲,然后再告诉女方家长,直到女方父母认下这门亲事。之后,再由女方家派人到男方家将姑娘接回,男方家即派送亲队伍带上礼品,将姑娘送回娘家“回门”,表示陪礼道歉,这种结婚模式称为“偷婚”,也叫“小道婚礼”。这种婚姻是向封建父母包办婚姻的有力挑战。

  水族婚礼别具一格。水族的接亲与送亲,男女双方的亲戚及家属都不参加。除少数地方,由新娘兄弟背新娘送至夫家外,多数是新娘打一把特意撕开一条缝的红伞步行走在前,接亲的伴郎、伴娘和抬着嫁妆的队伍紧紧跟上。按照水族的习俗,新郎家的亲人,一般要回避,只有新娘进门后,才能回家,据说这样,家庭才会和睦。

  仡佬族的传统婚俗十分讲究,程序繁杂,程序规范。一般而言,男方的程序为提亲、交礼、发茶、装香、开庚、报期、迎亲;女方家的程序相应为放话、盘媒、备嫁、哭嫁、发亲。

  彝族迎亲礼仪别具一格。婚礼前一天,新郎家迎亲队伍,用马驮着彩礼前往新娘家。到了新娘家后,迎亲者会受到新娘亲友的刁难,有的往迎亲客脸上抹黑锅烟或用水泼等。这时新娘和亲友唱“辞亲歌”,唱歌结束后,由娘兄或弟背着新娘上路,无论到男方家路程有多远,新娘必须人背或骑马,按彝族的婚俗习惯,新娘的双脚是不能沾地的,这样婚后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土家族婚俗的显著特点是“哭嫁”。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或十天半月,就开始哭,有声有色,有腔有调。过去,土家人把“哭嫁”作为衡量姑娘才德和娴熟的重要标志。婚期到了,新郎家给新娘送来衣裳、首饰、布匹、以及给岳父母的酒、肉,及至“盐、茶、米、豆”等,这一礼仪称为“过礼”。新娘出门的前一天,要进行“开脸”,所谓“开脸”就是请人扯去脸上的汗毛,眉毛扯成新月形,发辫梳成“粑粑髻”,然后哭着出门,哭着上轿,那场面热闹极了,表现了与亲人、寨邻姐妹难分难舍之情。

  当你走进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三展厅,仿佛走进了各兄弟民族一对又一对年轻人组合的美好家庭。

  你看,布依农家的堂屋摆设:大门横联“春风如意”,四个红底大字,跃入眼帘,左帘为“鱼跃友门带翅飞”,右帘为“鸟语花香知春到”。堂屋面种约十多平方米,室内安放了两张油漆得发亮的春凳、一张四方桌及四张木板凳。神龛横联:“祖德流芳”,左边是“金炉不断千年火”,正中主位为“天地君亲师位”,这就是布依人家祭祖,开展其它祭祀活动,招待贵宾的地方,也成了一家人的议事厅。堂屋背面,是布依族的婚房,门上横联为:“鱼水合欢”,室内摆设一张三抽桌,一把木椅,两个大木柜,身穿崭新民族服装,含情脉脉的新娘端坐床上,笑容可掬的两位伴娘偎在她的身旁,她们眉飞色舞,正与婚房外的小伙子们对唱着山歌,场面好不热闹。

  此外,在这里你还能看到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婚后妇女生孩子满月时,父母为孩子举行过桥仪式,祈求婴儿平安成长;在那田野上,和谐的新婚夫妇双双辛勤劳作;赶场吃酒走一路,刮风下雨共把伞,温情脉脉,甜美如梦。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是一座蕴藏极为丰富的宝库,它为我们展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这里再现了各兄弟民族的传统习俗、手工艺品和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成为加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丰碑!

  

  资料来源: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