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间文学  > 详细页面

呼伦贝尔非遗介绍:鄂温克族叙事民歌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2022年02月10日 阅读量:

  鄂温克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森林狩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创造出了大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口传民族文化如歌谣、神话故事、叙事诗、谜语、谚语等。

  鄂温克族民歌曲调豪放,富有草原和森林气息。它似歌似诗,有长有短,短的大部分是抒情歌,较长的则称为故事歌。鄂温克族民歌往往触景生情,即兴填词,很多歌曲都是用同样曲调在不同场合填上不同的词来表达当时的喜怒哀乐之情。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是鄂温克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母鹿之歌》是极具代表之作。

  鄂温克族叙事民歌《母鹿之歌》(又称《狍子之歌》或《黄羊之歌》)在鄂温克族聚居的林区牧区广为流传,其旋律如泣如诉,歌词内容丰富,篇幅较长,透过歌词可以领会到鄂温克人的人生价值观、人与自然关系等精神观念。《母鹿之歌》采用拟人化的方式,通过动物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远古狩猎时代,有个猎人射中了一只母鹿,母鹿带伤奔跑。猎人追赶上去时,看到奄奄一息的母鹿在安慰和嘱咐小鹿。母鹿和小鹿之间催人泪下的对话让猎人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歌曲以人类的情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维持生态平衡、珍爱生命的意义。

  歌词共20段,音乐带有鲜明的原始风格,显示出鄂温克族游牧民歌舒缓、优美、淳朴的特点,旋律如泣如诉,感人至极。这首充满感情的叙事民歌长期在鄂温克民间承沿不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加之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鄂温克传统音乐文化中叙事民歌的生存现状堪忧,因而抢救和保护鄂温克族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