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莱斯”一词,是维吾尔语,意为“扎染绸”,它采用中国古老的扎染手工工艺,依照绘制的图案纹样,在经纱上扎结进行染色。它的织染工艺非常复杂,每道工序都要手工操作。其质地柔软,轻盈飘逸的体感,来自所于它采用的天然蚕丝;特别是它采用的是纯天然植物染料来染色,生产过程中也不加任何辅助纺织原料,所以,对人体及皮肤无害,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绸面的构图和着色,表现出维吾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观;绸面上艳丽的色泽,分明的层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组合,张扬出浓郁的新疆民族风韵。不但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的衣裙绸料,也深受乌孜别克族妇女的喜爱。在新疆无论城乡都能见到艾德莱斯绸的绚丽身影。
喀什、莎车的艾德莱斯绸,图案细腻,构图严谨,多选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绘图,色彩绚丽、鲜艳夺目。
和田、洛浦的艾德莱斯绸,以黑白色调居多,色彩简单,富有变化,比衬明快,虚实相映,纹样粗犷,奔放有力。
艾特莱丝绸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多色调艾特莱斯四大类。
“黑艾特莱斯绸”,以黑色图案变化纹样为主色调,民间称之为“安集延艾特莱斯”。其图案主要有耳坠,流苏、栅栏、公羊角、镰刀、花卉等。
“红艾特莱斯绸”,黄或白的底色上,绘制以红色为基调的图案,绸面色彩明丽,张扬着青春气息,深受姑娘和少妇的偏爱。图案纹样主要是梨子、苹果、锯子、木棰、植物叶、小花、热瓦甫琴、巴达木杏等。
“黄艾特莱斯绸”,在多样底色的衬托下,众星捧月似的烘托出黄色图案,显得庄重而典雅,贵气而庄重。图案纹样多是苹果、木梳、链条、栅栏、巴旦杏等,多为中青年女子取用的服装衣料。
“莎车式艾特来斯绸”,是综合性的艾特莱斯绸,维吾尔族人称其为“买利奇满”。它的构图艺术独特,形成一种色与色之间相隔的多组合形式,以跳荡的韵律显示其审美价值。基色排列整齐,对比强烈,舒缓有致。
古老的艾德莱斯绸,今天已融汇到现代生活潮流中,一些设计师也常设计出鲜靓时尚的现代服饰同,在国内外大型的服装比赛中,服装表演中一展风采,受到人们赞同。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已进入国际市场,远销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土耳其、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深受中外客商的青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市洛浦县吉亚乡与布亚乡,是洛浦艾德莱斯绸的重要发源地,几乎家家种桑养蚕,户户有机织绸,男女老幼都会操作,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乡。2006年,由洛浦县申报,经国家批准,新疆维吾尔族洛浦艾德莱斯绸已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艾德莱斯绸织技(网)
艾德莱斯绸1(实拍)
标号:Ⅷ-109
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