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传统技艺  > 详细页面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5日 阅读量:

  彝族漆器历史悠久,相传彝族髹漆技术是由狄一伙甫开始的,距今57代左右,约1700年的历史。彝族漆器古朴典雅,绚丽多姿,鲜艳夺目,精细美观。从材料的性质可分为皮制漆器和木制漆器两大类。木制漆器有圆盘餐桌、木盔、木盘、高脚木盔、木碗、木勺、高脚酒杯、宝塔形酒壶、鹰爪杯、鸽形酒壶、太阳形酒壶、珠宝饰器盒和针线盒漆器等;皮制漆器有皮碗、皮酒怀、铠甲、盔帽、宝剑柄、背带、箭盒、护腕等。漆为土漆,颜色一般为红、黄、黑三色,分别加朱砂、石黄、锅烟调和而成。漆器纹饰制作方法大致有四种:漆彩绘、雕刻、镶嵌和堆漆。彝族漆器纹样摄取山河日月,花草鸟兽以及生产生活用品为素材,概括表现出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生产工具纹样和其他生活纹样等。

  现代彝族漆器通过技术和漆器品种的革新来逐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来彝族传统漆器工艺及设备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生产出了一批又一批质量好,工艺性强的各类木制漆器品。尤其是餐具及酒器类,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生产出了不少制作考究,纹饰华美的产品。漆器的彩绘技术精益求精,各种图案构成严格对称,线条匀称,纹样整齐均衡而又非常生动的画面,彩绘精工细腻,绚丽夺目。其产品占有市场一定的位置,很受人们喜爱,已成为远销到日本、法国、香港、美国、挪威、德国等海外的畅销商品。

  2006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国内正式公布:喜德县彝族民间漆器传承人吉伍巫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漆器制作传承人”;2007年5月23日至6月在“首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彝族漆器文化,受到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同仁和中国民间艺协会命名为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2008年4月8日至10日,参加“四川省首届民间工艺百家”表彰大会暨全省民间文化遗产创救与保护研讨会,荣获“四川省民间工艺荣誉杰出传承人”称号,其作品《酒具》系列被四川省文联和四川省民协收藏。2009年6月1日至13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中国成都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吉伍巫且被国家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8年6月7日,彝族漆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号:Ⅷ-128

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喜德县、贵州省大方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