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俗  > 详细页面

苗族四月八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组织编写 2017年12月04日 阅读量: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 笙、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苗族四月八”源于苗族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神灵。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人民情趣变化,节日活动逐步加进了歌舞表演及人情交流,使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四月八”这一天,成千上万的苗族男女都要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入歌场周围对唱苗歌。苗族青年称“赶歌场”。苗歌演唱几乎贯穿了节日活动的全过程。苗歌分为高腔、平腔两大声腔,内容涉及到苗族社会生产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情习俗等各个方面,充分显示了苗族以歌传情、以歌叙事、以歌取乐的文化特点。苗鼓舞的表演也是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其舞蹈分为猴儿鼓舞,生产、生活鼓舞等类别,按参与人数的多寡又可分为单人鼓、双人鼓、多人团圆鼓舞等。鼓舞主要是在“跳花跳月”时进行。

  苗族四月八节体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信仰特点,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民俗具有重大的价值。苗族四月八节日是民族歌舞表演的大海洋,丰富的苗族民间艺术是中国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四月八是湘、鄂、渝、黔等省市苗族、侗族、瑶族,多民族的大聚会,对增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为传承和保护“苗族四月八”,吉首市将继续开展苗族四月八的普查,抢救流失的传统民歌曲调及其它资料。制定“苗族四月八保护工作细则”及“苗族四月八传承人保护管理细则”。“十二五”期间,每年举办“苗族四月八”项目传承人培训班两期(其中保护工作者一期,传承人一期)。其次,大力开展“苗族四月八”学术研究,“十二五”期间,举办“研讨会”一次,出版“苗族四月八”专著一部。加强“苗族四月八”名录的工作管理,成立“苗族四月八保护工作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担任组长,成立“苗族四月八保护工作协会”等民间组织。2008和2011年,苗族四月八姑娘节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四月八

苗族四月八

项目编号:Ⅹ-77

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绥宁县、湖南省吉首市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