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民族理论  > 详细页面

多样性是丰富内涵的源泉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8年09月26日 阅读量:

  爱尔兰官方承认“流浪者”群体为少数民族,亚美尼亚在新修订的宪法中增加保护民族和族裔认同权利的特殊条款,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过新的《歧视性条款(历史错误)废除法》,联合国举办活动纪念“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过去的3月,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少数族裔的合法权利。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发表讲话所指出的“多样性不是一个弱点,而是丰富内涵的源泉”。

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儿童站在架设的围栏另一

  1、爱尔兰官方承认“流浪者”群体为少数民族

  3月1日,爱尔兰总理恩达·肯尼宣布,将“流浪者”群体认定为少数民族。这被认为是赋予流浪群体官方法定地位的最后一步。肯尼在发言中表示,“今天是‘流浪者’历史性的一天,也是爱尔兰自豪的一天”。

  爱尔兰“流浪者”往往与罗姆人一起被提及,他们主要说英语,部分人说盖尔语,绝大多数生活在爱尔兰境内,英国和美国也有一定数量的爱尔兰“流浪者”。爱尔兰境内“流浪者”人口有2.9万至4万,约占总人口的0.6%。过去25年间,“流浪者”群体一直呼吁爱尔兰政府将其认定为少数民族。由于缺少历史档案证据,爱尔兰“流浪者”的起源问题一直处于争论之中,至今没有任何解释得到广泛接受。

  今年2月,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的Gianpiero L. Cavalleri在《科学报告》发表文章提出,爱尔兰“流浪者”群体是在200年前至420年前与爱尔兰其他人口在基因上分离而成的。而此前流行的假说认为,1845年至1852年的大饥荒标志了爱尔兰“流浪者”群体的起源。

  同罗姆人的生存状况相似,爱尔兰“流浪者”一直以来都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和歧视,“流浪者”的受教育水平偏低,早婚早育现象比较普遍,健康状况恶劣。不过获得少数民族的法定地位后,欧洲理事会将把“流浪者”群体纳入《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的保护范围内,其生存环境有望得到改善。

  (编者注:“流浪者”英文是traveler,是爱尔兰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既不是traveler直译成的“旅行者”,也不是没有家的流浪汉,而是有着独立文化和传统的一个群体。根据爱尔兰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爱尔兰,几乎70%的“流浪者”都住在房车或拥挤的房子里,只有1%的“流浪者”有大学学位,82%的“流浪者”没有工作,他们的身体状况比同龄的非“流浪者”差很多。)

  2、亚美尼亚积极保障少数民族权利

  3月1日,欧洲理事会《保护少数民族框架公约》咨询委员会发布报告,赞扬亚美尼亚在促进平等、不歧视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报告特别提出,亚美尼亚新修订的宪法中增加了保护民族和族裔认同权利的特殊条款,新的选举法中为4个最大的少数民族分别设立了议会席位。

  亚美尼亚总人口约330万,主要为亚美尼亚族,约占总人口的96%,他们主要信仰东正教;主要的少数民族为俄罗斯族、雅兹迪族、库尔德族、亚述族、乌克兰族和希腊族等。

  欧洲理事会的专家在报告中表示,在亚美尼亚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宽容和对话氛围良好,少数民族语言的报纸、媒体、广播都正常运营。不过由于经济困难和纳卡地区冲突,包括雅兹迪族在内的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有所下降。咨询委员会也建议亚美尼亚政府在起草新的《少数民族法》过程中,确保少数民族与公民社会的参与,鼓励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

  (编者注:纳卡地区冲突是苏联解体后的遗留问题,当地至今仍沿用1994年达成的停火协议。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人。苏联时期,纳卡为阿塞拜疆的自治州。1988年,纳卡要求并入亚美尼亚,阿亚两族之间随即爆发流血冲突。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至今。后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阿亚两国1994年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该协议未得到严格遵守,小规模冲突不断,阿亚两国也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

  3、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移除立法中歧视华裔等少数族裔的条款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3月7日在省议会大楼召开记者会发布报告并宣布,该省将通过新的《歧视性条款(历史错误)废除法》,移除历史上省立法中歧视华裔等少数族裔的条款。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2014年正式宣布,对历史上100多项歧视中国移民的种族主义法律道歉,并承诺将重新审查带有歧视性质的立法,以解决过去省政府歧视华人而遗留的历史错误问题。审查时间段为该省加入联邦起至1982年《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通过为止。此后,省政府审查了1871年至1982年的约2000件立法,以删除基于种族或原籍的歧视性条款。在报告中,省政府称大多数省法律并不存在歧视问题,但政府发现了19项具有歧视性行为的条款,限制了少数族裔的就业。例如,《经济发展法》就规定,各个企业不应雇佣中国工人或日本工人。

  历史上,加拿大白人一向歧视华人。19世纪80年代,大批中国移民到加拿大帮助修建太平洋铁路。然而,自1885年起,联邦政府开始对他们征收高昂的人头税。1923年又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华人移民法案》以取代“人头税”法令。华人不断遭到歧视和迫害。2006年,加拿大总理就征收人头税正式向华人道歉,并宣布向人头税支付者或者其家人赔偿2万加元。

  4、联合国举办活动纪念“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

  3月21日是“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在联大“关于消除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心理和相关不宽容现象”的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种族歧视破坏社会稳定,侵蚀政府的合法性并破坏民主。随着社会向多种族、多宗教和多文化方向发展,人们将需要在包容性和凝聚力方面进行更大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投资。国际法要求各国采取有效行动,防止和消除在民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方面和所有领域存在的歧视。各国必须保持警惕,立即采取适当行动,包括禁止煽动种族、民族和宗教仇恨,结束以种族划线加以重点防范的行为。政治家和领导人必须表明态度,坚决反对仇恨言论。

  古特雷斯表示,多样性不是一个弱点,而是丰富内涵的源泉。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宽容和越来越分裂的世界。歧视和暴力正在上升,人们因种族、国籍、宗教或性取向而被定为攻击的目标,边界正在关闭,国际难民保护制度正在受到破坏。在动荡和变化的时代,很容易把易受伤害的群体作为导致问题的根源。移民已成为最方便的替罪羊,仇外心理越来越普遍。许多少数群体由于种族原因被当局作为重点加以防范。仇恨言论、刻板印象和被污名化正在变得正常化,边缘人物已经移到舞台的中央。然而,尽管黑暗的图景存在,但希望的光芒近在眼前。数百万人正在大声疾呼,坚决反对种族主义和不宽容。他呼吁人们挺身而出,坚决反对不宽容和歧视行为,为所有人获得尊重、安全和尊严做出共同努力。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侯赛因在发言中也表示,世界范围内正出现针对少数族裔、移民、难民等群体的偏狭言论,而恐惧和仇恨的言论很可能变为现实,各国政府有义务阻止这类仇恨言论和仇恨犯罪。他表示,这并不是在攻击言论自由或者对争议性的看法或批评保持沉默,而是明确自由表达的权利也附带有特定的责任和义务。

  3月21日还是国际诺鲁孜节,包括阿富汗、阿塞拜疆、印度、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在内的10多个国家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联合国纽约总部共同举办特别活动。

  古特雷斯秘书长在出席庆祝活动时表示,“诺鲁孜节是一个我们了解彼此和世界的节日,也是一次重申我们对和平、友谊、人权和人类尊严的承诺的机会。我祝愿所有的家庭和社区庆祝一个繁荣、快乐、健康与和平的诺鲁孜节”。

  诺鲁孜相当于天文学上的春分,通常于3月21日庆祝。世界各地有3亿多人庆祝诺鲁孜节,并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巴尔干地区、黑海盆地、高加索、中亚、中东及其他区域庆祝这一节日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诺鲁孜节对加强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及睦邻友好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组织于2009年将诺鲁孜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阿塞拜疆的倡议下,联大2010年通过决议,宣布3月21日为国际诺鲁孜节。

  (编者注:1960年3月21日,白人警察在南非的沙佩维尔开枪杀害了69名参加反对种族隔离“通行证法”和平示威的黑人。1966年,第21届联合国大会宣布3月21日为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号召国际社会加倍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

  5、研究表明原住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成果显著

  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原住民的参与对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减少问题至关重要。根据作者的研究,受过良好训练的原住民能够花费更少的时间、使用最经济的手段完成气候应对。在哥伦比亚,居住在亚马逊腹地的Sikuani 人已经开始参与碳排放缩减项目。

  据估计,全球约10%的碳排放源于森林采伐。而根据世界资源学会的分析,通过保护玻利维亚、巴西以及哥伦比亚的原住民土地权利,每年就可以减少590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到1200万辆汽车的使用。联合国原住民权利特别报告员也多次表示,原住民保护了森林和生物多样性区域,从而为缓解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

  6、巴基斯坦将表列种姓列为不同于印度教徒的群体

  巴基斯坦将于今年开展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新公布的人口普查分类中,表列种姓第一次与印度教徒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表列种姓不再被认为是印度教徒。不过,锡克教徒、袄教徒以及巴哈伊教徒仍然没有被单独统计,都被列为其他群体。

  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徒约占人口总数的95%。根据1998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2%。其中,印度教(四大种姓)人口约211万,印度教(表列种姓)人口约33万。

  (编者注:表列种姓是指印度贱民,英国殖民当局于“1935年印度政府法”中,把印度贱民称为表列种姓。种姓制度是印度和南亚一些国家所独具的一种社会现象。印度教有一个神话传说:创造万物的大神从头部生出婆罗门,从臂膀中生出刹帝利,从腹部和脚底分别生出吠舍和首陀罗。由此,印度教四大种姓的次序和分工便都一目了然:婆罗门专门负责祭司一类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工作,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掌管政权和军事;吠舍从事工商农业,而首陀罗则从事较低贱的职业。在这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类人被称为“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处于印度教社会的最底层。)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