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对口支援  > 详细页面

对口支援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曦辉 黄基鑫 2022年03月01日 阅读量: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引进企业,以扶贫车间模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新华社发

  对口支援是“先富带后富”的典型方式,在消除绝对贫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口支援的重点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979年,中央批准了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的报告,首次提出组织内地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民族地区。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组织和支持对口支援的职能和要求。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1996年5月,中央确定北京、天津、福建等9省(市)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与西部10个省(区)开展扶贫协作。同年9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作出部署。此后,对口支援双方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帮扶与合作。

  对口支援体现了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也彰显了中华民族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伟大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考验和锤炼中,唇齿相依、患难与共,锻造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坚强的忍耐力、巨大的创造力。对口支援,是对中华民族意志品格与团结伟力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因此,对口支援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物”的建设,也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对口支援一方面要帮助受援地区补齐在国内经济统一大市场中的短板,另一方面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在推动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人类社会历史文明进程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是推动社会和文明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不仅是物质问题,也是精神问题。要把发展经济的过程,变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

  均衡的文化水平是人的素质提升的体现,是补齐国内经济统一大市场短板的重要内容。文化认同也是人的素质提升的体现,与文化水平一起构成了当代经济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但这不意味着“扶智”“扶志”工作已经完成。“智”和“志”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做好新时代对口支援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人的素质提高上下功夫,加强经济发展的精神引领。要发挥对口支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各族群众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让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本文系贵州省“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重大专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深化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社会帮扶机制研究”(项目号21GZZB07)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曦辉 黄基鑫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