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特色村镇  > 详细页面

【北海特色小镇】千年南康

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网 2022年12月30日 阅读量:

  南康镇隶属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下辖1个社区和15个村委会,总面积175.4平方千米,总人口7.19万人,是一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古称南康圩。南康农业发达、商贸繁荣、交通便捷,生态良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明宜居,她象一颗美丽的眀珠镶嵌在北部湾。

南康镇区鸟瞰图 (铁山港区地方志办 供)

  解放路是南康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老街,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建筑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式殖民风格建筑与骑楼建筑的混合,在传统的岭南建筑的基础上加上流行的仿欧装饰符号。解放路是岭南沿海城市中距离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骑楼老街之一。平淡普通的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美丽,扎在老街更深处的三帝庙、青龙井、天波府、八角楼等等目不暇接的古楼古物,都是她傲人的资本。如果南康是个姑娘,那便是人们口中常说“耐看型”,相处越久越觉其美。

南康老街(图片来源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卖鸡调》也是南康人民引以为傲的一项“手艺”。《卖鸡调》主要根据南康白话语的声腔定音调,一般为七字或十一字,押韵,拄尾腔,奏过门,节奏快慢合适,每小节唱四句或六句,优美动听,富于地方浓郁乡土特色,当地男女老少都会吟唱,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曲艺,过去由一人拿摺扇演唱或一人自用竹板演唱,后来增加二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并发展成对唱,群唱或伴舞等形式,曲调以“南康调”为主,衬词为,啊啊啊哑…532354…等。“卖鸡调”成为南康人家乡特有韵味的曲牌唱调流传百年。

《卖鸡调》演出照 (铁山港区地方志办 供)

  南康镇籺类小食众多,深受人们的厚爱,盛名的有水籺、骨粽籺、碗仔籺、簸箕炊、糖搞籺、发籺、卷子籺、大笼籺、白糍籺、叶子籺、虾仔籺、煎堆、鸭脚栗籺等。但提起南康小吃,人们的第一反应还是南康水籺。凭着幼滑可口、配料香甜味好的特点和健康绿色的理念,这几年南康水籺销量增大,远销周边城市,已成为大家来南康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必买的手信。

南康水籺(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南康镇坚持富民强镇目标,依托铁山港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建设滨海宜居小镇,为中石化、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提供服务,涌现了义洋矿业等一批亿元企业,带动一大批群众就业致富,实现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主要经济产业有沿港对虾、大蟹无公害海水养殖和以豆角、西甜瓜为主的内陆高产种植。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10000亩。豆角种植面值3.5万亩,年产值3.8亿元,是南菜北运主打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南康镇万亩虾塘(铁山港区地方志办 供)

  2016年10月,南康镇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乘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南康镇旧貌换新颜,正在谋划着历史与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南康镇依托传统产业优势,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推进观光旅游、体验型农业旅游、有机质土、有机种植、生态养殖、高新能源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以及配套食品加工、饲料生产、物流等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南康模式。另一方面是依托千年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百年骑楼老街、将军楼、三帝庙、三婆庙等历史建筑,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和地方戏曲“卖鸡调”等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立足蓝色海湾开放兼容中西并包的骑楼文化,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实施传统街区修缮、传统村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等文化保护工程,建设南康老街——南康江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带。最后是打造综合商贸中心,通过街道风貌整治、对现有市场进行改扩建,打造成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

南康镇简屋村一角(铁山港区地方志办 供)

  2000多年风雨,在南康留下的不止是骑楼、《卖鸡调》和水籺,也留下了一片沃土去承载南康的经济发展。特色发展的路线,是不是也会带着南康走向新的繁华,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资料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