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旅游 > 特色村镇  > 详细页面

【北海特色小镇】海上飘来的部落—侨港

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网 2022年12月30日 阅读量:

  “因侨建镇,因镇建港,因港兴镇而富侨”,说的就是侨港镇。

  39年前,北海市南郊海岸的一片荒滩,迎来了一个“海上飘来的部落”,这片荒滩便翻开了侨港新的历史篇章。

1978年4月,正在向北海驶来的归侨、难侨渔船(图片摘自《北海图录》)

  1979年6月2日,为妥善安置遭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7000多名归难侨,华侨渔业公社正式成立, 1984年11月更名为新港镇,1987年3月易名为侨港镇。

华侨渔业公社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图片摘自《北海图录》)

  39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对于侨港镇,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传奇。 建镇初期仅有归难侨带回来的300多艘的风帆小船,现已发展到一千多艘大功率渔船,侨港镇成为全国渔业重镇;工业从建镇初期仅有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企业”,现已发展到近20家;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年接待近200万游客;农渔民人均纯收入走在广西区前列;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种公共设施齐备。昔日的荒滩,崛起一座现代化滨海新城镇。

鸟瞰侨港镇(图片摘自网络)

  今天的侨港镇,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于一身,曾被联合国难民署赞誉为“世界难民安置的橱窗典范”。

  侨港镇虽只是一个仅有1.1平方公里的小镇,却是风情万种、万种风情,犹如曼妙的少女,让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

1986年2月,侨港镇疍家婚礼海上接亲(图片摘自《北海图录》)

  侨港,是疍家文化的缩影。今天,以疍家人为主的侨港镇,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疍家婚礼,反映疍家人对美好生活、爱情向往的咸水歌、叹家姐久唱不衰,宛如置身于疍家部落。毎年举行的端午节龙舟游港祈福活动,更是侨港地道的民俗文化,万人空巷热闹非凡。

2016年6月9日,银海区侨港镇举行端午海上龙舟比赛(图片摘自《北海地情手册》)

  侨港,是特色美食的天堂。侨港人善于吸收外域饮食文化,形成地方特色美食,并不断推陈出新。以风情街为代表的各类特色小食,令人垂涎,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美食节,更是宾客如云。

2017年首届北海市银海全域旅游文化节之侨港风情篇在侨港镇盛大开幕。图为文化节美食展(图片来源网络)

  侨港,是驰名全国的渔业重镇。辖区电建渔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渔港,停泊着包括近到钦州,远到广东、福建的近两千艘渔船。千帆竞发,蔚为壮观。渔港、渔船、渔民、渔家生活皆为风景,别有一番风情。

繁忙的电建渔港(图片摘自《北海年鉴》)

  “侨港面貌日月新,归侨生活红如火。”侨港镇咸水歌歌王郭其友唱出了心中的喜悦,更表达了侨港人的殷切期盼。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侨港镇将乘着 “一带一路”的东风,发展向海经济,以建设“魅力风情”新侨港为目标,以打造特色小镇为抓手,充分发挥“侨、港、滩、海、岛”优势,把握好侨港改造的契机,把侨港建设成为:北海银滩东西区、涠洲—老街的中心枢纽;疍家渔民生活的体验中心;东南亚异国风情的体验区;北海的美食中心;北海旅游的新名片,全域旅游目的地,构建“玩在银滩,吃在侨港”的“北有老街,南有风情街”的旅游新格局,再续侨港传奇,再创侨港新的辉煌。

侨港风情街(图片来源网络)

  资料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